戶外、景區、小區、園林、公園無線WIFI網絡覆蓋解決方案
快速咨詢電話:13764939509 劉先生
本文介紹大功率AP應用于室外進行規模覆蓋的規劃方法,針對其主要常見的應用環境特點,介紹了站址選擇、天線選型以及規劃時的常見問題,供WLAN現場室外覆蓋工程設計參考。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無線局域網)屬于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它是以無線信道為傳輸媒介構成的計算機局域網絡,通過無線射頻技術在空中傳輸數據、話音和視頻信號。無線局域網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應用環境中彌補依靠銅纜或光纜構成的有線局域網的不足,實現網絡的延伸,使個人計算機能夠迅速、方便地解決以有線方式不易實現的網絡連通問題。
一、WAN主要設備
◆ 最基本的WLAN無線側設備包括AP、無線終端、Wireless Bridge等幾類。
◆ AP(Access Point 無線接入點),AP相當于基站,一個AP能夠在幾十至上百米的范圍內連接多個無線用戶,AP的主要作用是將無線網絡接入以太網,其次要將各無線網絡客戶端連接到一起,相當于以太網的集線器,使裝有無線網卡的PC可以通過AP共享有線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絡的資源。
◆ Wireless LAN Card(無線網卡),一般有PCMCIA、ISA、PCI等幾種,主要有用于便攜機的PCMCIA無線網卡,和用于臺式機的USB無線終端安裝到PC上,相當于無線MODEM。
◆ Wireless Bridge(無線橋接器),主要是用來進行長距離傳輸(如兩棟大樓間連接)時使用,由AP和高增益定向天線組成。無線局域網AP天線可選擇定向型(Uni-direction)和全向型(Omni-direction)兩種。

室外AP安裝實景圖
二、WLAN用戶端基本工作方式
◆ 無線局域網的用戶端有兩種基本的工作方式:一種為Infrastructure (構架)模式,接入無線局域網的PC機通過AP接入以太網或通過AP彼此共享網絡資源;另一種為對等模式,使用Peer to Peer(對等網絡)操作系統,構成一個Ad hoc(簡易網絡),使多個安裝了IEEE 802.11b標準產品的PC機相互連接,無需通過AP,共享資源。
◆ 因此企業內的無線網絡不僅要能夠在固定的地點被住戶及員工使用,而且能夠安全靈活的擴展到室外以及不易于布線的場所。在室外廣場以及建筑物周邊,使用Mesh網絡,能夠最短時間內組建好滿足別墅住戶需求的無線網絡,在使網絡資源本身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對于這些室內和室外的AP,需要進行統一的配置和管理,對于使用者來說,也需要使用統一的認證。

室外AP安裝實景圖
三、AP規劃
◆ WLAN于室外有如下幾種常見的應用環境:生活小區、室外空曠地帶、高層建筑(局部區域),一般AP覆蓋半徑在1km以內,其網絡覆蓋效果受應用環境內建筑物的密度、高度,以及墻壁厚度、材料等因素影響很大。
四、公共區域應用環境
◆ 公共環境周邊樓層的特點是建筑物排列比較規則。按樓層高度可以分為:高層住宅區,10層(30米)以上;普通住宅區,4~10層(12~30米);別墅區和低矮住宅區,4層(12米)以下。
◆ 按建筑密度可分為:高密度住宅區,樓間距10米以內;中等密度住宅區,樓間距10~20米;低密度住宅區,樓間距 20米以上。
◆ 按建筑材料分:混凝土框架結構;磚混結構;新型空心磚墻壁。
◆ 另外受氣候影響,各地建筑物墻壁的厚度差別較大?偟膩碚f,南方地區墻壁較薄,一般小于40cm;而北方墻壁較厚,一般大于50cm。
五、信號接入門限及覆蓋距離
◆ 空間傳播的、經衰減的無線信號,在滿足一定能量的情況下,才能保證移動臺接收后獲得一定質量的通話需求。一般情況下,-88dBm可保證較高數據傳輸速率、-96dBm為室外覆蓋能力門限、信號小于-96dBm時則不能保證用戶的接入需求。
室外空曠地帶應用
◆ 地形對于信號傳播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考慮平原、丘陵和山區幾種情況。
◆ 于地形對AP覆蓋距離的影響,并不能反映基站設備本身的性能;而且丘陵、山區與實際地形的可比性不強。一般情況下,以平原做為覆蓋距離預測的主要參考地形。平原的標準概念是理想開闊地形,如戈壁、水域、沒有植被樹林阻擋的平原等。